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郭正亮:中美贸易战激发潜能开拓俄罗斯市场,感谢美国"伟大"政策)
天猫优惠券
2023-12-13 10:04
153
郭正亮:中美贸易战激发潜能开拓俄罗斯市场,感谢美国"伟大"政策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是越发严厉和花样百出。
但美国想不到的恐怕是,严厉的制裁不仅没能如预期般彻底击垮俄罗斯,反而将俄罗斯广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了中国。
而

台湾前民意代表郭正亮曾在节目中表示,中国能够开拓出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俄罗斯巨大的市场,主要还是要感谢美国“伟大”的政策。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越演越烈
自从2014年美国启动了“制裁俄罗斯”的策略之后,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实际上从未停止过,但在俄乌冲突之后,这场制裁已经愈演愈烈。
相关资料显示,从宠物猫狗到花草植物,从早已过世的柴可夫斯基到俄罗斯现在的富豪们,西方几乎制裁了一切可以制裁的领域,令人大开眼界。
一份数据显示,俄罗斯已经受到了西方8000多项制裁,其中许多制裁措施,还是为了打击俄罗斯“规避制裁”的行动而出台的。
从媒体报道来看,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至今都没有停止,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例如,2023年12月5日的最新报道显示,美国又制裁了一批比利时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瑞典的国民和实体,理由是他们帮助俄罗斯军方采购了一批“国防用品”,属于俄罗斯的“国防采购网络”。
再例如,最近美国高官表示,华盛顿希望通过持续的制裁,达到2030年让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减半的目标。
因为这样就会限制俄罗斯为俄乌冲突提供资金的能力,使得俄罗斯“永远不能再次对邻国发动攻击”。
尽管国际能源署也曾预测如果西方的制裁继续下去,美国的2030年目标确实有可能达成,但实际上制裁是否会起作用,还很难说。
毕竟,此前虽然西方给俄罗斯的石油设置了60美元的上限,要求G7国家所购买的俄罗斯原油不得高于该价格,但此措施导致的俄罗斯原油价格暴跌,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
很快,俄罗斯就通过向印度等国家出售原油、通过“影子船队”运输原油的方式,继续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而美国仍然没有能找到“降低影子船队效率的方法”。
而且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还比今年9月增加了1倍多,比去年同期则增长了超过1/4。
当然,虽然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并没有能够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但至少西方在其他方面的制裁似乎是起到了作用,例如通过制裁,俄罗斯消费者似乎已经很难购买到西方的汽车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了。
但这对于俄罗斯消费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坏消息吗?似乎也未必,因为如今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有了新的选择。
西方车企撤走,俄罗斯市场空白
在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时候,日本媒体就曾去俄罗斯“实地调查”,探索西方制裁对于俄罗斯民众生活的影响。
对于西方而言,好消息是原本莫斯科街头那些西方高级品牌商店几乎都贴着“招租”的告示。
而且,这一负面影响,在俄罗斯的汽车行业可能来得更早一些。
因为俄乌冲突刚刚发生一个月,宝马就“抢先”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出口汽车,随后,现代、大众、雷诺、奥迪等20多家跨国车企都离开了俄罗斯。
资料显示,在俄罗斯销量前五的汽车公司,都已经关闭了在俄罗斯的销售渠道。
尽管俄罗斯这些厂商走得并不情愿,但其造成的结果却是一样的:俄罗斯的汽车供应链断了,俄罗斯市场出现了空白。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民用工业相对孱弱,就算俄罗斯最近走起了“市场换技术”的路线,似乎仍然没能挽救自己相对薄弱的汽车工业。
关注汽车制造和俄罗斯的人恐怕都记得,201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了一个位于乌里扬诺夫的汽车制造厂视察。
当时他正准备坐进俄罗斯国产的“爱国者”汽车里进行体验,但意外就此发生:普京拉了一下车门,没打开。
最终,现场的俄罗斯高官轮番上阵,把车把手拉断,才成功打开了车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门。
这让现场一度非常尴尬,这也足以显示出,俄罗斯的汽车制造业是多么薄弱。
而恐怕更加令人尴尬的是,在西方车企纷纷退出俄罗斯之后,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条新的规定:允许出售不配备ABS或安全气囊的汽车。
ABS即防抱死制动系统,它和安全气囊一样,是汽车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而俄罗斯此举只能说明一点,即俄罗斯甚至无法自主生产带有ABS和安全气囊的汽车。
俄罗斯的市场换技术,不仅没有换来技术,反而让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伏尔加自主制造汽车的能力。
要知道,此前伏尔加可以生产所谓苏联造车神话的拉达汽车——这款汽车坚固、便宜,不仅在本国很受欢迎,刚在英国市场推出,就销售了30万台之多。
现在,俄罗斯只有35%左右的汽车零配件可以实现本土化生产,而且由于博世等汽车零配件巨头也停止向俄罗斯进行交付。
俄罗斯实际上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汽车的生产,这让俄罗斯的汽车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白。
当时,俄罗斯普通民众所面临的局面是民众排队抢购二手车。
因为他们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二手车都涨价成他们买不起的局面,而新车则已经完全成为了“富人的玩具”、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这样的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于想要扩大市场的车企来说,无疑是一块到嘴的肥肉。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不用听从美国安排、不参与制裁俄罗斯的中国车企,纷纷开始抢占俄罗斯市场。
中国汽车加速挺进俄罗斯
一份数据显示,在2022年初,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仅为9%,可是到了2022年9月,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7%。
而到了2023年9月,中国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增到了53%。
在具体数据方面,2023年前10个月,我国一共出口了424万辆汽车,其中73万辆是出口到俄罗斯的。
包括奇瑞、吉利、哈佛、长安等在内的国产汽车正在迅速抢占俄罗斯市场。
对此,台湾前民意代表、时事评论员郭正亮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其实还是要感谢美国的“伟大”政策。
如果不是美国带头掀起了全方位的对俄制裁行动,俄罗斯市场怎么会出现如此大的空白,中国车企又怎么可能打败宝马、奥迪等车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郭正亮还表示,美国人恐怕想不到,自己与中国的贸易战打了4年之久,不仅对中国没有造成影响,反而还给了中国更多的、拓展贸易的机会。
毕竟有很多市场,美国人根本没有想过要去开发,中国“趁虚而入”之后,又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制造业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的潜能,让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俄罗斯汽车制造业的现状,正印证了郭正亮的观点。中国汽车不仅正在加速销入俄罗斯市场,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也在加速布局俄罗斯。
最近,俄罗斯工厂生产出一批Moskvich 3汽车,其号称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重生,但这批新车与苏联时代的Moskvich车型毫无相似之处。
而且,有匿名人士透露称,Moskvich 3所需要的一些套件是从中国的合作伙伴处——可能是江淮汽车——购买的。
尽管江淮汽车并没有对此发表评论,但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抢占俄罗斯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一份媒体报道显示,俄罗斯一家企业收购了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奔驰工厂,预计将来这家工厂会被用于生产红旗轿车或者是其他中国高档汽车。
而且,郭正亮还评论称,一旦中国汽车抢占了俄罗斯市场,西方就将彻底失去一大块市场。
因为消费者是有自己的消费习惯的,原本俄罗斯人习惯于购买德国车。
而当他们发现中国汽车又好又便宜时,就会迅速改变消费习惯,西方人再要进入俄罗斯市场,就很困难了。
俄罗斯民众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前日本媒体的采访显示,俄罗斯民众表示中国制造的汽车品质很高,“开起来很舒服”。
实际上,不仅是在汽车领域,在俄罗斯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企业都在迅速、全方位“补缺”。
那些西方企业撤退所留下来的空店铺,开始被中国企业租赁,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正在全方位“占领”俄罗斯市场。
中俄双方的交易数据也显示出这一点,2022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1900亿美元,而2023年的贸易额则很有希望超过2000亿美元,并可能提前实现这一两国元首所定下的目标。
就像郭正亮所说的一样,感谢美国的“政策”,让中国和中国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带动自身的发展。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
郭正亮:中美贸易战激发潜能开拓俄罗斯市场,感谢美国"伟大"政策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是越发严厉和花样百出。
但美国想不到的恐怕是,严厉的制裁不仅没能如预期般彻底击垮俄罗斯,反而将俄罗斯广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了中国。
而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越演越烈
自从2014年美国启动了“制裁俄罗斯”的策略之后,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实际上从未停止过,但在俄乌冲突之后,这场制裁已经愈演愈烈。
相关资料显示,从宠物猫狗到花草植物,从早已过世的柴可夫斯基到俄罗斯现在的富豪们,西方几乎制裁了一切可以制裁的领域,令人大开眼界。
一份数据显示,俄罗斯已经受到了西方8000多项制裁,其中许多制裁措施,还是为了打击俄罗斯“规避制裁”的行动而出台的。
从媒体报道来看,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至今都没有停止,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例如,2023年12月5日的最新报道显示,美国又制裁了一批比利时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瑞典的国民和实体,理由是他们帮助俄罗斯军方采购了一批“国防用品”,属于俄罗斯的“国防采购网络”。
再例如,最近美国高官表示,华盛顿希望通过持续的制裁,达到2030年让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减半的目标。
因为这样就会限制俄罗斯为俄乌冲突提供资金的能力,使得俄罗斯“永远不能再次对邻国发动攻击”。
尽管国际能源署也曾预测如果西方的制裁继续下去,美国的2030年目标确实有可能达成,但实际上制裁是否会起作用,还很难说。
毕竟,此前虽然西方给俄罗斯的石油设置了60美元的上限,要求G7国家所购买的俄罗斯原油不得高于该价格,但此措施导致的俄罗斯原油价格暴跌,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
很快,俄罗斯就通过向印度等国家出售原油、通过“影子船队”运输原油的方式,继续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而美国仍然没有能找到“降低影子船队效率的方法”。
而且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还比今年9月增加了1倍多,比去年同期则增长了超过1/4。
当然,虽然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并没有能够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但至少西方在其他方面的制裁似乎是起到了作用,例如通过制裁,俄罗斯消费者似乎已经很难购买到西方的汽车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了。
但这对于俄罗斯消费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坏消息吗?似乎也未必,因为如今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有了新的选择。
西方车企撤走,俄罗斯市场空白
在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时候,日本媒体就曾去俄罗斯“实地调查”,探索西方制裁对于俄罗斯民众生活的影响。
对于西方而言,好消息是原本莫斯科街头那些西方高级品牌商店几乎都贴着“招租”的告示。
而且,这一负面影响,在俄罗斯的汽车行业可能来得更早一些。
因为俄乌冲突刚刚发生一个月,宝马就“抢先”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出口汽车,随后,现代、大众、雷诺、奥迪等20多家跨国车企都离开了俄罗斯。
资料显示,在俄罗斯销量前五的汽车公司,都已经关闭了在俄罗斯的销售渠道。
尽管俄罗斯这些厂商走得并不情愿,但其造成的结果却是一样的:俄罗斯的汽车供应链断了,俄罗斯市场出现了空白。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民用工业相对孱弱,就算俄罗斯最近走起了“市场换技术”的路线,似乎仍然没能挽救自己相对薄弱的汽车工业。
关注汽车制造和俄罗斯的人恐怕都记得,201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了一个位于乌里扬诺夫的汽车制造厂视察。
当时他正准备坐进俄罗斯国产的“爱国者”汽车里进行体验,但意外就此发生:普京拉了一下车门,没打开。
最终,现场的俄罗斯高官轮番上阵,把车把手拉断,才成功打开了车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门。
这让现场一度非常尴尬,这也足以显示出,俄罗斯的汽车制造业是多么薄弱。
而恐怕更加令人尴尬的是,在西方车企纷纷退出俄罗斯之后,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条新的规定:允许出售不配备ABS或安全气囊的汽车。
ABS即防抱死制动系统,它和安全气囊一样,是汽车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而俄罗斯此举只能说明一点,即俄罗斯甚至无法自主生产带有ABS和安全气囊的汽车。
俄罗斯的市场换技术,不仅没有换来技术,反而让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伏尔加自主制造汽车的能力。
要知道,此前伏尔加可以生产所谓苏联造车神话的拉达汽车——这款汽车坚固、便宜,不仅在本国很受欢迎,刚在英国市场推出,就销售了30万台之多。
现在,俄罗斯只有35%左右的汽车零配件可以实现本土化生产,而且由于博世等汽车零配件巨头也停止向俄罗斯进行交付。
俄罗斯实际上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汽车的生产,这让俄罗斯的汽车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白。
当时,俄罗斯普通民众所面临的局面是民众排队抢购二手车。
因为他们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二手车都涨价成他们买不起的局面,而新车则已经完全成为了“富人的玩具”、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这样的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于想要扩大市场的车企来说,无疑是一块到嘴的肥肉。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不用听从美国安排、不参与制裁俄罗斯的中国车企,纷纷开始抢占俄罗斯市场。
中国汽车加速挺进俄罗斯
一份数据显示,在2022年初,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仅为9%,可是到了2022年9月,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7%。
而到了2023年9月,中国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增到了53%。
在具体数据方面,2023年前10个月,我国一共出口了424万辆汽车,其中73万辆是出口到俄罗斯的。
包括奇瑞、吉利、哈佛、长安等在内的国产汽车正在迅速抢占俄罗斯市场。
对此,台湾前民意代表、时事评论员郭正亮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其实还是要感谢美国的“伟大”政策。
如果不是美国带头掀起了全方位的对俄制裁行动,俄罗斯市场怎么会出现如此大的空白,中国车企又怎么可能打败宝马、奥迪等车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郭正亮还表示,美国人恐怕想不到,自己与中国的贸易战打了4年之久,不仅对中国没有造成影响,反而还给了中国更多的、拓展贸易的机会。
毕竟有很多市场,美国人根本没有想过要去开发,中国“趁虚而入”之后,又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制造业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的潜能,让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俄罗斯汽车制造业的现状,正印证了郭正亮的观点。中国汽车不仅正在加速销入俄罗斯市场,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也在加速布局俄罗斯。
最近,俄罗斯工厂生产出一批Moskvich 3汽车,其号称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重生,但这批新车与苏联时代的Moskvich车型毫无相似之处。
而且,有匿名人士透露称,Moskvich 3所需要的一些套件是从中国的合作伙伴处——可能是江淮汽车——购买的。
尽管江淮汽车并没有对此发表评论,但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抢占俄罗斯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一份媒体报道显示,俄罗斯一家企业收购了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奔驰工厂,预计将来这家工厂会被用于生产红旗轿车或者是其他中国高档汽车。
而且,郭正亮还评论称,一旦中国汽车抢占了俄罗斯市场,西方就将彻底失去一大块市场。
因为消费者是有自己的消费习惯的,原本俄罗斯人习惯于购买德国车。
而当他们发现中国汽车又好又便宜时,就会迅速改变消费习惯,西方人再要进入俄罗斯市场,就很困难了。
俄罗斯民众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前日本媒体的采访显示,俄罗斯民众表示中国制造的汽车品质很高,“开起来很舒服”。
实际上,不仅是在汽车领域,在俄罗斯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企业都在迅速、全方位“补缺”。
那些西方企业撤退所留下来的空店铺,开始被中国企业租赁,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正在全方位“占领”俄罗斯市场。
中俄双方的交易数据也显示出这一点,2022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1900亿美元,而2023年的贸易额则很有希望超过2000亿美元,并可能提前实现这一两国元首所定下的目标。
就像郭正亮所说的一样,感谢美国的“政策”,让中国和中国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带动自身的发展。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